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相关的下牙槽神经损伤危险因素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相关的下牙槽神经损伤(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njury,IANI)危险因素,并构建IANI风险评分系统用于术前IANI风险评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牙拔除术的949颗下颌第三磨牙,其中,664颗为预测样本,285颗为验证样本。通过对预测样本的性别、年龄、下颌第三磨牙、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及下颌第三磨牙与IAC的接触关系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确定IANI危险因素并构建IANI风险评分系统。根据不同截止分值的诊断参数评估结果,对IANI风险分层,并进行预测模型验证。结果:预测样本中,4.4%(29/664)术后出现IANI。下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 P<0.01)、阻生深度( P<0.05)以及牙根与IAC的接触关系( P<0.01)与垂直接触位置( P<0.05)是IANI的危险因素;年龄<25岁是暂时性IANI的危险因素( P<0.001),性别为女性是永久性IANI的危险因素( P<0.05)。IANI风险根据评分划分为低风险(≤2分)、中风险(3分)和高风险组(≥4分且≤6分)。IANI风险评分系统模型区分度较好,暂时性IANI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1[95% CI(0.70~0.90), P=0.002],永久性IANI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5% CI(0.68~0.92), P=0.007]。 结论:患者年龄、性别、下颌第三磨牙牙根数目、阻生深度、牙根与IAC的接触关系与垂直接触位置是术后IANI的危险因素。IANI风险评分系统有助于临床医师术前筛选与识别高风险病例。
文献关键词:
磨牙,第三;拔牙;下牙槽神经;神经损伤
作者姓名:
金乾瑞;谢志坚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 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杭州 310006
引用格式:
[1]金乾瑞;谢志坚-.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相关的下牙槽神经损伤危险因素评估)[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3):258-265
A类:
IANI
B类:
下颌第三磨牙,下牙槽神经损伤,危险因素评估,inferior,alveolar,nerve,injury,风险评分,评分系统,浙江大学,学医,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牙拔除术,预测样本,下牙槽神经管,canal,IAC,接触关系,多因素分析,截止,参数评估,风险分层,模型验证,牙牙,牙根,阻生,暂时性,永久性,分划,低风险,高风险组,系统模型,区分度,患者年龄,临床医师,拔牙
AB值:
0.192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