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改良三点注射麻醉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三维测量分析改良三点注射法远中位点进针时针尖止点距下颌孔的距离,从解剖学上证实远中位点注射可有效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方法:选取63名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导入到Sim-plant OMS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通过计算模拟进针时下颌孔距针尖止点的距离,与麻醉药品有效浸润距离10 mm进行单侧t检验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双侧进针角度.结果:左侧进针深度(20.49±2.20)mm与20 mm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进针深度(21.17±2.75)mm)与20 m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及右侧浸润距离与10 mm采用单侧t检验(μ>10 mm),90%置信区间分别为(4.1061,4.7879)、(4.2169,5.123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进针角度为(40.60±6.81)°;右侧进针角度为(41.28±4.91)°.结论:解剖学上证实改良三点注射法远中位点注射可以成功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通过三维测量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注射.
文献关键词:
改良三点注射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阻生第三磨牙拔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聂小汉;陈栋;吕娇;张雪梅;张啸飞;罗顺云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北京 102218;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 北京 10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聂小汉;陈栋;吕娇;张雪梅;张啸飞;罗顺云-.改良三点注射麻醉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解剖学可行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01):14-18
A类:
改良三点注射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B类:
麻醉方法,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第三磨牙拔除术,解剖学,可行性研究,三维测量,测量分析,注射法,法远,时针,针尖,止点,下颌孔,上证,CBCT,DICOM,导入到,Sim,plant,OMS,计算模拟,时下,孔距,麻醉药品,检验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进针角度,统计学差异,置信区间
AB值:
0.2414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