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放牧强度空间化方法与应用
文献摘要: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是分析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过程的基础,也是准确辨识土地变化驱动因素、合理调控人类活动的科学依据.当前人类活动强度研究多以数理方法对代用指标进行空间化,缺乏对人类活动机理过程的反映,也制约了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异质性的展现.本文以青藏高原放牧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放牧喜好和草地管理策略的基础上,从放牧行为机理的角度,提出了区分放牧区与非放牧区的方法;以放牧密度衡量草地整体放牧压力,以放牧概率刻画放牧活动的空间差异,构建了区域放牧强度空间化模型.并以高原典型牧业县—泽库县为例,基于乡镇级牧业数据和自然地理基础信息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化结果较好反映了泽库县放牧强度的空间特征;直接指标的选取和客观的赋值方法提高了放牧强度空间化结果的准确性;比现有研究结果更能体现出县域内放牧强度的空间差异,且放牧强度变化过程与同期NDVI值变化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本文为人类活动空间化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关键词:
人类活动;放牧强度;放牧密度;放牧概率;青藏高原
作者姓名:
胡晓阳;王兆锋;张镱锂;宫殿清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晓阳;王兆锋;张镱锂;宫殿清-.青藏高原放牧强度空间化方法与应用)[J].地理学报,2022(03):547-558
A类:
放牧密度,放牧概率
B类:
青藏高原,放牧强度,度空间,空间化,人类活动强度,活动区域,区域差异,变化过程,驱动因素,代用指标,行空,空间异质性,喜好,草地管理,放牧行为,行为机理,放牧区,放牧压力,空间差异,原典,牧业,泽库县,乡镇级,自然地理,地理基础,基础信息,空间特征,赋值方法,县域内,内放,强度变化,NDVI,耦合性,人类活动空间
AB值:
0.293131
相似文献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段新宇;钱芮;黄学文;徐网谷;王智;吴红慧;高英志-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春 130024;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呼伦贝尔 021008;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 21004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7;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