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与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国家公园群是青藏高原推动生态安全屏障与区域绿色发展协同提升的重要模式探索.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功能结构特征,是推进国家公园有序组织、协同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综合PSR评价模型、位序一规模法则、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国家公园群功能结构识别评价方法,解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多元功能类别、等级结构与功能结构特征.结果 表明: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要维护内生和外延两类关系,对内要促进生态保护、游憩利用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利益合理配置,对外要通过单体国家公园之间的有序组织来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和区域绿色发展,在功能发挥的尺度跨越过程中处理好协同演化关系;②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保护、游憩和社区发展功能的重要性突出,科研和教育功能发展空间较大,Zipf指数表明多元功能等级符合位序一规模法则且呈现均衡发展特征,单体国家公园需根据特色定位强化其优势功能项;③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各项功能之间的耦合度为0.7809、协调度为0.6227,呈较高强度耦合、中级协调状态,单体国家公园的多元功能耦合强度及协调程度差异较大,呈现不同的功能结构特征,可分为全面协调型、优势发展型、一般发展型和一般滞后型.本文深化了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研究,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关键词:
国家公园群;功能结构;功能评价;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东军;钟林生;樊杰;虞虎;杨定;曾瑜皙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昌330013;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东军;钟林生;樊杰;虞虎;杨定;曾瑜皙-.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与结构分析)[J].地理学报,2022(01):196-213
A类:
B类: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绿色发展,协同提升,功能结构,协同建设,关键科学问题,PSR,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构识别,元功能,等级结构,结构与功能,游憩利用,社区发展,屏障功能,功能发挥,越过,协同演化,群生,发展功能,教育功能,Zipf,功能等级,发展特征,功能项,耦合度,中级,功能耦合,耦合强度,协调程度,调型,优势发展,发展型,功能优化
AB值:
0.273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