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生态系统状况、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以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对象,利用GLOPEM-CEVSA耦合模型,以1981-2018年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和基于遥感反演的FPAR数据为输入,分别估算仅气候驱动的潜在NPP(NPPCL)和气候遥感共同驱动的现实NPP(NPPRS),以二者之差厘定人类活动影响的NPP(NPPHA),进而探究全球气候变化下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江源地区NPPRS多年均值为309.70 g C m-2 a-1,占NPPCL的61.65%.其中,黄河源、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园区NPPRS分别为249.88 g C m-2 a-1、140.18 g C m-2a-1和330.55 g C m-2a-1.(2)全区NPPRS以2.00 g C m-2a-1速率显著增加,高于NPPCL(1.74 g C m-2 a-1),其中黄河源、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园区NPPRs增长速率分别占各自NPPCL增长速率的89.13%、90.23%和77.43%,澜沧江源园区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3)气候影响方面,年降水、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共同可解释全区NPPCL和NPPRS年际变化的51%和73%,可分别解释黄河源、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园区的48%和58%、52%和69%、42%和50%,其中气温对NPP年际变化趋势影响更大.(4)人类活动在大部分区域呈负影响,存在西北向东南负面影响增强的空间分布特征,但2000年前后人类活动对生产力变化趋势呈负影响的面积从79.12%降低到56.34%,NPP变化量从-71.41 Tg C降低到-38.72 Tg C,作为主导因子的变化范围从18.73%增加至38.76%,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措施促进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但需进一步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文献关键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人类活动;GLOPEM-CEVS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左婵;王军邦;张秀娟;芦光新;叶辉;王春雨;张志军;李英年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荆州 434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大数据与模拟中心,北京 10010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宁 810000;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九江 332005;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810000;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宁 8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左婵;王军邦;张秀娟;芦光新;叶辉;王春雨;张志军;李英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14):5559-5573
A类:
NPPCL,NPPRS,NPPHA,NPPRs
B类:
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GLOPEM,CEVSA,耦合模型,空间插值,气象数据,遥感反演,FPAR,厘定,定人,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年均值,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2a,中黄,增长速率,气候影响,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可解释,中气,年际变化趋势,北向东,空间分布特征,后人类,变化量,Tg,主导因子,变化范围,生态保护与恢复,植被生产力,恢复措施
AB值:
0.20787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