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IPO系统观的SERU系统柔性的分析框架
文献摘要:
不断加剧的市场动荡和环境复杂性,使得柔性成为制造企业的一项关键性能.制造企业对柔性的追求,促进了 SERU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如何认识和发挥SERU系统的高柔性特征,已成为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SERU系统柔性的研究,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本文聚焦于SERU系统柔性,提出了基于Input-Process-Output(简称IPO)系统观的SERU系统柔性理论框架,分析了 SERU系统面对可变性时的柔性来源要素及形成机制,建立了不同需求变化场景下提升系统柔性的能力重组方式模型.研究发现:SERU系统柔性的实现是"系统构建-能力重组"动态交互的结果,多能工和柔性的设备及工作台是其重要的来源要素,系统构建和能力重组是其过程要素,分别对应结构柔性和重组柔性.研究结果揭示了 SERU生产方式高柔性特征的内在机理,以结构柔性作为满足大多数需求的主要策略,用重组柔性作为捕获期望外需求的辅助手段,其本质是保持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平衡.
文献关键词:
SERU生产;结构柔性;重组柔性;系统构建;能力重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玉红;唐加福;王晔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5;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南京21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玉红;唐加福;王晔-.基于IPO系统观的SERU系统柔性的分析框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11):3030-3043
A类:
SERU,能力重组,重组柔性
B类:
IPO,系统观,动荡,环境复杂性,制造企业,关键性能,高柔性,Input,Process,Output,可变性,需求变化,提升系统,重组方式,系统构建,动态交互,多能工,工作台,结构柔性,内在机理,主要策略,辅助手段,其本质
AB值:
0.24823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