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90℃氩离子辐照对Fe-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在290℃对固溶态Fe-1.3%Cu(原子分数)合金进行4×1016 ion/cm2注量氩离子辐照,用TEM观察样品微观组织,用原子探针表征溶质原子分布.结果表明,辐照层内形成大量黑斑缺陷,距辐照表面500~600nm深度处存在直径1.3 nm的气泡.辐照层内存在富Cu团簇,随深度增加团簇尺寸和数量密度先增加后降低.这是由于高损伤剂量率与大尺寸级联碰撞共同作用抑制Cu原子偏聚,使近表面处富Cu团簇尺寸小、数量少,损伤剂量峰附近氩离子浓度增加,形成Ar-Ⅴ团簇,长大过程中拖拽Cu原子进行迁移,促进富Cu团簇形成和长大.
文献关键词:
Ar+辐照;Fe-Cu合金;损伤剂量率;富Cu团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小绘;刘向兵;王润中;李远飞;刘文庆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444;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21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小绘;刘向兵;王润中;李远飞;刘文庆-.290℃氩离子辐照对Fe-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J].金属学报,2022(07):905-910
A类:
损伤剂量率
B类:
离子辐照,微观组织,固溶,ion,TEM,溶质,黑斑缺陷,照表,600nm,气泡,团簇尺寸,高损,大尺寸,偏聚,近表面,离子浓度,长大,拖拽,Ar+
AB值:
0.33360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