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铃薯中氟吡菌胺、氰霜唑及相关代谢物的残留量及膳食风险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旨在研究氟吡菌胺和氰霜唑在田间条件下马铃薯中的残留行为,并评估其慢性膳食风险.[方法]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在中国12地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15%氟吡菌胺+15%氰霜唑)在马铃薯上的残留田间试验.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以157.5 g a.i./hm2的剂量喷洒该制剂3次,施药间隔7 d,推荐安全间隔期(PHI)为7 d.采用QuEChER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了田间马铃薯样品中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氰霜唑和CCIM的残留水平.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毒理学数据和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分别对马铃薯中的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氰霜唑进行了慢性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氰霜唑和CCIM在马铃薯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98%,相对标准偏差为1.9%~6.7%,氟吡菌胺和2,6-二氯苯甲酰胺的定量限为0.02mg/kg,氰霜唑和CCIM的定量限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距最后1次施药后7、10 d收获的马铃薯样品中,氟吡菌胺和2,6-二氯苯甲酰胺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氰霜唑和CCIM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同时也均低于中国在马铃薯上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氟吡菌胺:0.05 mg/kg;氰霜唑:0.02 mg/kg).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和氰霜唑的慢性风险商均≤9.11%,对消费者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结论]按照GAP条件(施药剂量76.5~157.5 g a.i./hm2,喷施2~3次,施药间隔期7~10 d)在田间马铃薯上施用该制剂,将PHI设定为7 d是安全的,为氟吡菌胺和氰霜唑在马铃薯上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文献关键词:
氟吡菌胺;氰霜唑;代谢物;马铃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姓名:
秦世鹏;胡继业
作者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世鹏;胡继业-.马铃薯中氟吡菌胺、氰霜唑及相关代谢物的残留量及膳食风险评估)[J].农药,2022(07):500-506,512
A类:
慢性膳食风险评估
B类:
氟吡菌胺,氰霜唑,代谢物,残留量,下马,残留行为,良好农业规范,GAP,主产区,悬浮剂,+15,田间试验,马铃薯晚疫病,hm2,喷洒,安全间隔,PHI,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二氯苯,苯甲酰胺,CCIM,残留水平,毒理学,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相对标准偏差,定量限,02mg,最终残留,最大残留限量,MRL,风险商,商均,健康风险,喷施,施药间隔期,施用
AB值:
0.2000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