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分离。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发现和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扣带手术(SB)、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以及两者联合。不同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SB在某些类型的RRD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使用有很高的解剖复位率和很好的视功能预后,联合PPV也是治疗较复杂RRD的重要辅助手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RRD手术从眼外到眼内转变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患者需要个性化设计RRD手术方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婧婷;魏文斌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婧婷;魏文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04):325-329
A类:
B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式选择,预后评价,RRD,视网膜神经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裂孔,巩膜扣带手术,SB,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不同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复位率,视功能,功能预后,辅助手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值得注意,个性化设计,尽量减少,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
AB值:
0.275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