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甘薯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两因素裂区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运筹对甘薯前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碳代谢产物形成和根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以鄂薯11、宁紫薯8号和鄂薯15为供试材料,根据氮素的3种形态设置5个氮素配比处理,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1:1:1(N1)、1:0:2(N2)、2:0:1(N3)、1:2:0(N4)和2:1:0(N5).结果表明,在甘薯生长发育前期,所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和N5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均升高,其中老茎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嫩茎,须根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茎顶部和茎基部淀粉含量均逐渐增加,但茎顶部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茎基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逐渐增加;茎顶部与茎基部之间存在明显的蔗糖浓度差,茎顶部蔗糖含量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基部则逐渐上升的趋势,以N4和N5处理下茎蔓蔗糖含量最高,N2处理最低;吸收根根系活力均上升,以N4和N5处理对吸收根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在块根分化建成期,N4和N5处理下木质部导管数目和薄壁细胞数目要多于其他处理,其内部维管束产生的次生形成层增多,且皮层更薄.综上所述,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对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效应优于酰胺态氮肥,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但其根系发育和光合产物运输及分配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本试验N4处理即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1:2:0的配施方案为甘薯生长发育前期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最佳的配施组合.
文献关键词:
甘薯;氮素形态配比;生长前期;光合产物运输;块根分化建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王连军;雷剑;张文英;杨新笋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粮食作物种植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成阳;柴沙沙;刘意;王连军;雷剑;张文英;杨新笋-.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甘薯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07):29-40
A类:
光合产物运输,块根分化建成
B类:
氮素形态配比,甘薯块根,块根形成,裂区,盆栽试验,运筹,光合特性,碳代谢,代谢产物,根系生长,紫薯,硝态氮,N1,N2,N3,N4,N5,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配施,干物质积累量,老茎,嫩茎,须根,先上,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基部,蔗糖浓度,蔗糖含量,含量变化,先下,茎蔓,吸收根,根系活力,下木,木质部导管,薄壁细胞,维管束,形成层,皮层,综上所述,铵态氮肥,影响效应,不同品种,种间,根系发育,生长前期
AB值:
0.25035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