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提高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固溶处理工艺
            文献摘要:
                    研究了 12Cr-10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1000℃固溶处理+750℃重复低温固溶处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室温强度和低温冲击性能,并用XRD分析了不同固溶和时效工艺下的残留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对比分析了不同固溶处理工艺下时效响应强度逆转变奥氏体的析出和时效强化规律.结果表明,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经1000℃固溶处理后再进行750℃低温固溶处理时以α'→γ剪切逆相变形成奥氏体,不仅遗传奥氏体的晶粒形态和尺寸,且形成的奥氏体内高密度缺陷增大马氏体相变抗力,同时显著降低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使750℃固溶处理两次时残留16.4%奥氏体,再经460℃峰时效形成了 3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液氮温度冲击吸收能量极高,达80 J以上,并且奥氏体的高缺陷密度遗传到马氏体内增强时效强化效应,因此显著改善低温冲击性能的同时并未明显降低抗拉和屈服强度.
                文献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固溶处理;残留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超低温韧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邱旭扬帆;杨卓越;丁雅莉
                    
                作者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院,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旭扬帆;杨卓越;丁雅莉-.提高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的固溶处理工艺)[J].金属热处理,2022(01):44-48
                    
                A类:
                
                B类:
                    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超低温韧性,固溶处理,处理工艺,12Cr,10Ni,+750,时效处理,显微组织,低温冲击性能,时效工艺,残留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时效响应,响应强度,时效强化,晶粒形态,大马,马氏体相变,抗力,形成温度,再经,峰时效,液氮,温度冲击,冲击吸收能量,缺陷密度,传到,抗拉,屈服强度
                AB值:
                    0.2750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