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伴大细胞转化的蕈样肉芽肿24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伴大细胞转化的蕈样肉芽肿(TM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治的24例TMF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中11例患者的16份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诊断TMF时年龄平均为50.0(18~77)岁,早期(9例)及肿瘤期(15例)患者分别为44.8岁和52.6岁。诊断MF至发生大细胞转化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7年,其中8例初诊时即为TMF(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组织病理显示,20例患者大细胞呈弥漫分布,4例呈灶状分布,其中7例大细胞比例> 75%。免疫组化显示,18例患者表达CD30,其中9例CD30阳性大细胞比例> 75%;6例不表达CD30。16份外周血样本(早期4份,肿瘤期12份)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份早期及10份肿瘤期样本中检测到表达克隆性TCR-vβ的细胞亚群,且16份样本均检测到前向角散射明显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随访结果显示,早期TMF患者中,3例发生大细胞转化后平均3.3年后进展为肿瘤期,1例进展为红皮病型MF(ⅢA期),另4例仍呈惰性病程;肿瘤期TMF患者中,1例进展为Ⅳ期,5例死亡,平均为发生大细胞转化后3.3(1.5~6)年。结论:大细胞转化可发生于任何疾病分期的MF患者,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应对TMF患者密切临床随访。
文献关键词:
蕈样真菌病;细胞转化,肿瘤;皮肤表现;病理过程;诊断;抗原,CD30;大细胞转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莹;甘璐;李思琪;李颜;宋昊;邵雪宝;张韡;徐秀莲;姜祎群;曾学思;陈浩;孙建方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病理科,南京 210042;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南京 2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莹;甘璐;李思琪;李颜;宋昊;邵雪宝;张韡;徐秀莲;姜祎群;曾学思;陈浩;孙建方-.伴大细胞转化的蕈样肉芽肿24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01):20-26
A类:
大细胞转化,表达克隆,蕈样真菌病
B类:
蕈样肉芽肿,免疫表型,表型分析,TMF,临床病理特征,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临床病理资料,血样,流式细胞术,中男,时间间隔,初诊,即为,组织病理检查,查明,弥漫,免疫组化,CD30,流式细胞仪,TCR,细胞亚群,肿瘤细胞,随访结果,红皮病型,惰性,疾病分期,临床随访,皮肤表现,病理过程
AB值:
0.1938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