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作物的冠层结构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群体微环境反映了作物冠层内小气候的变化,与作物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该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等行距(R1,20 cm+20 cm)、宽窄行(R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不同行距和低(D1,120.0 kg·hm-2)、中(D2,157.5kg·hm-2)、高(D3,195.0 kg·hm-2)3个播量配置组合,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后期冠层垂直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表现,旨在优化小麦绿色栽培措施,在不增加水肥投入情况下,挖掘冬小麦的生产潜力和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冬小麦上、中、下3个层次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LA)及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R2大于R1,且R2行距上层和中层DIFN、各层次MLA及LAI显著高于R1,在相同行距下,D3播量LAI下降迅速,D2播量的LAI及其中层和下层的MLA最高,并与D1、D3差异显著;冬小麦冠层温度和群体CO2浓度均随着播量的增大而降低,而相对湿度随播量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播量下,R2行距较R1更具有降温保湿能力,冠层平均温度较R1下降了0.06-0.5℃,相对湿度较R1提高了 1.85%-3.15%;在相同播量下,R2行距千粒质量、穗粒数都显著大于R1,因此R2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R1.综上所述,冬小麦的水平结构配置可显著改变其冠层的垂直结构及群体微环境,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籽粒的灌浆,在不减少穗数的情况下,提高穗粒数及千粒质量,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在该试验中以R2D2配置的冠层结构、群体微环境及产量最佳.
文献关键词:
冬小麦;水平分布;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淑萍;曹文博;曹锐;张志勇;付新露;徐赛俊;潘虎强;王小纯;马新明
作者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46;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淑萍;曹文博;曹锐;张志勇;付新露;徐赛俊;潘虎强;王小纯;马新明-.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2(02):188-196
A类:
冠层垂直结构,cm+12,cm+24
B类:
水平结构,结构配置,冬小麦,小麦冠层,微环境,冠层结构,小气候,产量形成,大田试验,试验条件,等行距,R1,cm+20,宽窄行,D1,hm,5kg,D3,播量,不同处理,Triticum,aestivum,产量表现,绿色栽培,栽培措施,加水,水肥,生产潜力,开度,DIFN,叶倾角,MLA,叶面积指数,LAI,中层,各层次,冠层温度,相对湿度,同播,保湿,平均温度,千粒质量,穗粒数,籽粒产量,综上所述,小麦生长,灌浆,不减,穗数,R2D2,水平分布
AB值:
0.310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