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70份紫云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其在豫南地区的结实特征
文献摘要:
对70份当地和引入紫云英种质资源在豫南地区种植的表型性状和结实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紫云英均可在豫南地区完成扩繁,19个调查性状的变异系数(CV)介于1.3%~73.2%,其中冠层面积(CV=45.9%~73.2%)、始荚高度(CV=46.0%~52.9%)、生殖分枝数和生殖分枝比率(CV=34.6%~48.4%)、二级分枝数(CV=41.2%~41.3%)、返青期株高(CV=30.2%~39.2%)、种子产量(CV=24.4%~35.7%)变异性较高.信紫1号、XYHY-1等6个当地资源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叶片呈现紫红色.种子产量与返青期株高、盛花期株高、越冬期冠层大小、始荚高度、结荚层数、种子千粒重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重与返青期株高、盛花期株高、越冬期冠层大小、始荚高度、结荚层数、生殖分枝比率显著正相关,与出苗至盛花期天数、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负相关.引入资源平均种子产量为1015.5 kg·hm-2,当地资源平均种子产量为1096.5 kg·hm-2.与冬油菜和冬小麦相比,大部分紫云英种质资源在豫南地区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移栽稻接茬.
文献关键词:
紫云英;资源评价;繁种能力;豫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梦;史鹏飞;李本银;刘春增;郑春风;张成兰;郭晓彦;张丽霞;吕玉虎;何春梅;曹卫东
作者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梦;史鹏飞;李本银;刘春增;郑春风;张成兰;郭晓彦;张丽霞;吕玉虎;何春梅;曹卫东-.70份紫云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其在豫南地区的结实特征)[J].草业学报,2022(03):168-180
A类:
冠层面积,始荚高度,XYHY,繁种能力
B类:
紫云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豫南地区,结实,表型性状,扩繁,CV,分枝数,返青期,株高,种子产量,变异性,当地资源,越冬期,紫红色,盛花期,结荚,层数,千粒重,出苗,全氮,全磷含量,hm,冬油菜,冬小麦,移栽,接茬,资源评价
AB值:
0.2100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