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脂多糖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脂多糖(LPS)对海洋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海洋贝类幼虫变态所产生的作用,深入了解影响厚壳贻贝附着变态的因素,本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LPS直接刺激厚壳贻贝幼虫,观察其对幼虫附着变态的直接作用;同时在海假交替单胞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PS,分析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变化后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浓度的LPS均可直接诱导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10.0 mg/L浓度LPS处理后的生物被膜其细菌密度、膜厚度明显降低,且膜厚度降低了12.1%,胞外产物中多糖、脂类显著增加,其中代表性多糖可拉酸的含量增加了35.4%,同时其对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也提高了53.3%.因而,在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变态过程中,LPS具有直接诱导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控生物被膜胞外物质,特别是可拉酸的生成,间接影响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变态.本研究成果对海洋细菌互作关系研究、厚壳贻贝养殖产业的改善以及海洋防污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推动价值.
文献关键词:
厚壳贻贝;脂多糖;海洋细菌;生物被膜;变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静娴;李嘉政;胡晓梦;丁文扬;杨金龙;梁箫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东广州 5114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静娴;李嘉政;胡晓梦;丁文扬;杨金龙;梁箫-.脂多糖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11):2134-2142
A类:
幼虫变态
B类:
脂多糖,细菌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厚壳贻贝,LPS,海洋细菌,海洋贝类,幼虫附着变态,直接作用,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学特性,膜厚度,胞外产物,脂类,中代,诱导作用,外物,间接影响,细菌互作,互作关系,贻贝养殖,养殖产业,海洋防污,防污技术,推动价值
AB值:
0.22230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