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Lokomat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Lokomat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良姿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翻身训练、斜床站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Lokomat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平地步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连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时观察组恢复独立步行能力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步频、患侧步长、患侧支撑相时间及占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平均步速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下肢肌张力恢复正常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33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评分[分别为(20.10±8.11)分和(24.07±7.98)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28.87±13.41)分和(40.80±12.90)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2.00±20.22)分和(82.25±15.79)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
结论:Lokomat训练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频、步长、患侧支撑等步行参数,长期训练还能进一步提高步速,缓解下肢痉挛,同时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等亦有明显改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整体康复疗效。
文献关键词:
步行能力;Lokomat训练;下肢痉挛;脑卒中;平地步行训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司马振奋;龚剑秋;吴月峰
作者机构: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绍兴 3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司马振奋;龚剑秋;吴月峰-.Lokomat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03):209-213
A类:
Lokomat,翻身训练,平地步行训练
B类: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步行能力,常规康复,康复干预,摆放,关节活动,站立,立等,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步频,患侧,步长,侧支撑,支撑相,步速,下肢肌张力,Fugl,Meyer,Berg,Barthel,在短期内,步行参数,解下,康复疗效
AB值:
0.204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