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配分工艺对中碳Ti-Mo高强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盐浴实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实验和磨损实验等手段,研究了配分工艺对中碳Ti-Mo 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配分工艺处理下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主要由回火马氏体、渗碳体、(Ti,Mo)C粒子组成.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和配分温度的升高,板条马氏体数量减少,马氏体板条厚度增加,边界钝化.此外,随着配分温度从310℃提高至400℃,抗拉强度、硬度和低温冲击韧性同时下降,分别降低约250 MPa、56HV和15J.最后,Ms以下温度配分(310℃)试样的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Ms以上温度配分(400℃)试样.Ms以下温度配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以塑性变形为主,Ms以上温度配分试样磨损表面以犁沟为主.
文献关键词:
配分;Q&P钢;磨损性能;组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官计生;刘曼;徐光
作者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81;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官计生;刘曼;徐光-.配分工艺对中碳Ti-Mo高强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2(07):672-678
A类:
56HV,15J
B类:
中碳,Ti,Mo,组织和性能,透射电镜,拉伸实验,磨损实验,工艺处理,组织演变,性能变化,显微组织,回火马氏体,渗碳体,子组,配分时间,配分温度,板条马氏体,马氏体板条,钝化,抗拉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时下,Ms,耐磨损性能,磨损表面形貌,塑性变形,犁沟
AB值:
0.3135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