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江苏省水稻赤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分析
文献摘要:
为明确江苏省水稻赤霉病的病原菌组成及致病特征,于2018-2019年从江苏省13个市41个县区采集341份水稻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基于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α,TEF-1α)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TRI11基因序列鉴定及产毒力测定对其产毒化学型进行分析,并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从水稻样品中共分离获得病原菌392株,其中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为385株,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为7株.亚洲镰刀菌分为3-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化学型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化学型菌株,分别占亚洲镰刀菌总菌株数的66.8%和33.2%;禾谷镰刀菌均为(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化学型.产3ADON的亚洲镰刀菌在全省范围内为优势群体,而产15ADON的禾谷镰刀菌仅在淮北地区被发现;产NIV的亚洲镰刀菌对水稻的致病性要显著高于产3ADON的亚洲镰刀菌.不同产毒化学型亚洲镰刀菌对水稻均有一定致病性,但NIV化学型亚洲镰刀菌对水稻的致病力最强.
文献关键词:
水稻;赤霉病;禾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产毒化学型;致病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祥祥;吴季荣;武德亮;徐剑宏;史建荣;董飞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祥祥;吴季荣;武德亮;徐剑宏;史建荣;董飞-.江苏省水稻赤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2(06):1612-1619
A类:
TRI11,产毒化学型,亚洲镰刀菌,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ADON
B类:
水稻,赤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力分析,从江,县区,组织分离,分离法,分离纯化,延伸因子,translation,elongation,TEF,序列分析,分离菌株,基因序列,序列鉴定,毒力测定,柯赫氏法则,得病,中亚,Fusarium,asiaticum,禾谷镰刀菌,graminearum,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株数,淮北地区,致病性,同产
AB值:
0.2006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