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北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及致病菌种群结构研究
文献摘要:
为明确河北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及致病菌种群结构,本研究首先分析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等9市2000~2017年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冀南麦区(邢台和邯郸)发病面积较小,冀中麦区的衡水和石家庄发病中等,沧州和保定较小,但该4地赤霉病发生面积有加重;冀中北(廊坊)及冀东地区(秦皇岛和唐山)仅个别年份有发生,整体发病面积很小.基于对河北平原各地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分析,于2017~2018年小麦季,对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的冀中南地区,选择辛集、深州、大名等15个典型县(市、区),采集赤霉病发病严重地块的感病麦穗,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1 092株小麦赤霉病致病菌株,进一步对分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72.8%和27.2%;不同致病菌在不同区域分离频率差异较大,冀中除高碑店外,其他地区禾谷镰刀菌分离频率均低于80%;新河以南的冀南地区则普遍高于80%,本研究将为该区小麦赤霉病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致病菌;种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怡彤;刘豆豆;李浩宇;李沐阳;甄文超;尹宝重
作者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怡彤;刘豆豆;李浩宇;李沐阳;甄文超;尹宝重-.河北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及致病菌种群结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03):117-122
A类:
B类:
河北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致病菌种,种群结构,结构研究,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发病情况,发病面积,发生面积,有加,中北,冀东地区,小麦季,冀中南地区,辛集,深州,大名,重地,地块,麦穗,组织分离,分离法,分子生物学鉴定,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刀菌,高碑店,新河,冀南地区,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AB值:
0.2583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