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融合和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18例纳入感染组,与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老年患者按照1∶3比例随机抽取54例,纳入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围术期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筛查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中的计量资料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
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197.1±39.5)min比(171.4±37.2)min、术前淋巴细胞数(1.6±0.5)×10
9/L比(1.9±0.6)×10
9/L、术后中性粒细胞数[7.2(6.2~9.5)×10
9/L比6.3(4.8~7.2)×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5±8.8)%比(71.1±6.7)%、淋巴细胞数(1.1±0.6)10
9/L比(1.7±0.7)10
9/L、淋巴细胞百分比(11.0±5.6)%比(19.8±6.0)%、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8.5(5.2~15.0)比3.6(2.6~4.9)]、血清白蛋白浓度(31.4±2.5)g/L比(33.3±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老年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的曲线下面积为0.680,临界值为177.5 min。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临界值为78.85%。
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可增加切口感染风险。
文献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器;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国宇;季兴华;冯皓宇;邢泽军;柳青青
作者机构: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骨科,太原 03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国宇;季兴华;冯皓宇;邢泽军;柳青青-.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融合和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12):1502-1507
A类:
B类:
腰椎退行性疾病,内固定术,固定术后,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白求恩,骨科,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围术期,实验室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手术时间,1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NLR,血清白蛋白,蛋白浓度,合并糖尿病,感染风险,内固定器
AB值:
0.1228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