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老年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超声造影的特点及其病理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超声造影(CEUS)特点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老年患者3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60~87(68.1±6.3)岁。经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为颈动脉中至重度狭窄(50%~99%),于术前行颈动脉CEUS检查并对斑块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记录病理组织学评分和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32例患者低回声12例,病理评分和MVD计数分别为(2.46±0.66)分、(37.17±12.88)个;混合回声18例,分别为(2.42±0.55)分和(38.06±13.66)个;强回声2例,分别为(2.75±0.35)分和(23.50±9.19)个。CEUS分级同病理评分和新生血管计数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3、0.76,均 P<0.01)。 结论: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较强回声斑块更为不稳定,颈动脉造影可全面评估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稳定性,判断良好的手术时机。
文献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检查;血管造影术
作者姓名:
纪献浦;马娜;孙由静;王思宇;张玥伟;李孟璞;张书铭;任俊红
作者机构:
北京医院超声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073
引用格式:
[1]纪献浦;马娜;孙由静;王思宇;张玥伟;李孟璞;张书铭;任俊红-.老年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超声造影的特点及其病理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02):147-150
A类:
B类: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斑块,超声造影,病理相关,颈动脉不稳定斑块,CEUS,病理改变,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男,数字剪影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重度狭窄,苏木,木素,伊红,HE,CD34,免疫组化染色,病理组织学,斑块内新生血管,血管密度,密度计,MVD,低回,回声,病理评分,动脉造影,动脉硬化,血管稳定性,手术时机,超声检查,血管造影术
AB值:
0.3543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