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效锑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土壤中锑迁移转化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筛选出高抗性的锑(Antimony,Sb)氧化菌株,并阐释该细菌对土壤中Sb迁移转化的机制,从Sb污染土壤中富集培养并分离出Sb高抗性和高氧化效率的菌株,结合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检测、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确定了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该细菌与Sb污染土壤共孵育实验,研究了细菌对土壤中Sb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μdomonas,命名为Pseμdomonassp.ZLX16;菌株ZLX16能够耐受2 mol·m-3的Sb(Ⅲ)以及10 mol.m-3的Sb(V),并且在3 d内可以将100 mmol·m-3的Sb(Ⅲ)完全氧化.土壤孵育实验表明,该菌株能够显著减少Sb从固相土壤到液相中的释放量达63.5%,对土壤颗粒表面的Sb(Ⅲ)有氧化作用,并且能够促进Sb(V)以强吸附态的形式固定在土壤中;该菌株对Sb的氧化速率较快,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Sb的流动性,对修复Sb矿区污染土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微生物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锑氧化菌;分离鉴定;迁移转化;锑污染土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姗颖;张立鑫;李梅
作者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济南25010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姗颖;张立鑫;李梅-.高效锑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土壤中锑迁移转化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2(05):1602-1609
A类:
锑氧化菌,Pse,domonas,domonassp,ZLX16,锑污染土壤
B类:
筛选鉴定,迁移转化,高抗性,Antimony,Sb,中富,富集培养,高氧,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生化检测,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分类地位,孵育,选得,假单胞菌属,相中,释放量,土壤颗粒,有氧,氧化作用,强吸附,吸附态,氧化速率,矿区污染土壤,微生物影响,转化机制,分离鉴定
AB值:
0.2676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