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重金属Ni、Cr复合污染下李氏禾的根际环境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将李氏禾应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通过根箱实验,研究了 Ni、Cr复合污染下李氏禾根际环境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Ni、Cr处理下,李氏禾根际土壤的pH值均显著低于(P<0.01)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根际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P<0.05)非根际土壤与基质土壤.随着Ni、Cr处理浓度升高,李氏禾的pH值、土壤酶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李氏禾的株高、生物量及富集系数也受到抑制.在相关性分析中,李氏禾的株高和生物量与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值与土壤酶活性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土壤相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 对丰度最高的3种菌属依次为Alicyclobacillus属、Bordetella属和Mucilaginibacter属;Hydrotalea属对李氏禾的生长及富集能力可能具有促进作用.李氏禾可耐受较高水平的Ni、Cr污染,其根际可能存在金属抗性细菌,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Ni、Cr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
文献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根际环境;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作者姓名:
覃辉;林华;丁娜;师恩泽;甘淑萍
作者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覃辉;林华;丁娜;师恩泽;甘淑萍-.重金属Ni、Cr复合污染下李氏禾的根际环境特征)[J].环境工程,2022(05):109-116
A类:
Alicyclobacillus,Hydrotalea
B类:
李氏禾,根际环境,环境特征,复合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修复,非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转化酶,土壤酶活性,株高,生物量,富集系数,相对丰度,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Bordetella,Mucilaginibacter,富集能力,抗性细菌,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微生物群落
AB值:
0.1888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