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
文献摘要:
目的 提升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观察毛大丁草药材的性状并对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该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材中紫花前胡苷、木犀草素-7-O-β-D-芦丁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紫花前胡内酯的含量.结果 毛大丁草药材呈皱缩状,密被灰白色绵毛;须根多数,表面呈灰褐色或灰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中央有一明显细小木心.其粉末呈棕褐色,镜下可见非腺毛、石细胞、草酸钙方晶、导管、纤维等.15批药材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值分别为8.63%~11.34%、10.39%~14.93%、3.29%~6.37%、9.03%~15.02%,平均值分别为10.01%、12.26%、4.61%、12.36%.紫花前胡苷、木犀草素-7-O-β-D-芦丁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紫花前胡内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3.87~154.88、1.64~65.41、1.60~64.00、1.92~76.96、1.27~50.93、0.40~15.89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不低于0.9991);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8%、100.89%、102.64%、95.75%、96.71%、103.48%,RSD分别为0.55%、0.43%、0.34%、0.49%、0.47%、0.37%(n=6);样品中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1527~0.8522、0.0845~0.6697、0.1367~0.9610、0.1260~1.1932、0.1288~1.1022、0.0469~0.6780 mg/g.结论 所建方法可用于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初步拟定毛大丁草药材中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016%.
文献关键词:
毛大丁草;质量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作者姓名:
杨贵香;吴莹莹;马雪;刘春花;郑林;李勇军;王永林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阳 550004;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贵香;吴莹莹;马雪;刘春花;郑林;李勇军;王永林-.毛大丁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J].中国药房,2022(04):408-412,424
A类:
B类:
毛大丁草,草药,质量标准提升,显微鉴别,中国药典,四部,通则,该药,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高效液相色谱法,紫花前胡苷,木犀草素,芦丁,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内酯,皱缩,灰白色,须根,面呈,灰褐色,棕色,折断,黄白色,细小,木心,非腺毛,石细胞,草酸钙,方晶,测定值,峰面积,精密度,重复性试验,RSD,拟定,性状鉴别
AB值:
0.2405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