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6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mRNA、AT1 R mRNA水平,同时分析各指标临床意义;研究组按照自然史阶段以及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自然史阶段以及纤维化程度患者AngⅡ、AT1 R、AT1 R mRNA、ACE mRNA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AngⅡ、AT1R、AT1R mRNA、ACE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AT1R、AT1R mRNA、ACE mRNA与各指标联合用于慢性HBV感染诊断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758、0.808、0.823和0.915;不同自然史阶段患者血清AngⅡ、AT1 R、AT1 R mRNA水平为免疫耐受组>免疫活动组>再活动组>免疫控制组(P<0.05);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增加,患者血清AngⅡ、AT1R、AT1R mRNA水平逐渐增加(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AngⅡ水平及ACE-AngⅡ-AT1R轴激活与患者自然史阶段、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以为患者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文献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自然史;肝纤维化;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
王旭;徐艳丽;李洁萍
作者机构:
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浙江 嘉兴 314000
引用格式:
[1]王旭;徐艳丽;李洁萍-.慢性HBV感染自然史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03):412-416
A类:
不同自然史
B类:
HBV,Ang,嘉兴市,感染患者,健康者,AT1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照自,感染诊断,受试者工作曲线,免疫耐受,免疫控制,控制组,肝纤维化程度,患者病情,病情评估,方案制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AB值:
0.139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