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
文献摘要:
为了解藏缅语族族群成人的皮褶厚度特点,分析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地理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对藏缅语族18个族群14722例(男性6528例,女性8194例)成人的6项皮褶厚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9个民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在藏缅语族族群中,藏族、羌族和土家族上臂的皮褶厚度值较大;贡山怒族上臂和腰部的皮褶厚度值较小;景颇族男性和门巴族女性小腿的皮褶厚度值最小.②随年龄增长,藏缅语族男性的肱二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增大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减小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均大于男性.③藏缅语族男性和女性的上臂和躯干皮褶厚度值与经度、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和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与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男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和女性的肱二头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嵴上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④在国内10个族群中,藏缅语族族群上臂和躯干的皮褶厚度值处于中等水平,小腿的皮褶厚度值偏小.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值更接近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
文献关键词:
藏缅语族;皮褶厚度;主成分分析;相关系数
作者姓名:
刘鑫;宇克莉;郑连斌;张兴华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引用格式:
[1]刘鑫;宇克莉;郑连斌;张兴华-.中国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66-73,80
A类:
B类:
藏缅语族,族群,皮褶厚度,地理环境,藏族,羌族,土家族,上臂,贡山,怒族,腰部,景颇族,门巴族,小腿,肱二头肌,肩胛,躯干,经度,纬度,年平均气温,髂前上棘,棘皮,肱三头肌,中等水平,南方少数民族
AB值:
0.155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