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生隐球菌感染流行病学现状及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酵母类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HIV感染是导致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近年来关于非HIV患者隐球菌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新生隐球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具有内在抗性.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是用于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而长期广泛用药引起新生隐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率居高不下.为进一步加深对新生隐球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流行病学报道及相关研究,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诊治方法和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流行病学;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信霖;扈东营;陈显振;姜伟伟;陈天杨;陈天成;廖万清;刘晓刚;潘炜华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信霖;扈东营;陈显振;姜伟伟;陈天杨;陈天成;廖万清;刘晓刚;潘炜华-.新生隐球菌感染流行病学现状及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2(12):1911-1920
A类:
新生隐球菌感染
B类:
耐药机制,酵母,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性脑膜炎,HIV,体外药敏试验,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氟康唑,药引,耐药率,患者临床治疗,治疗失败率,居高不下,外流,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诊治方法,耐药性,临床诊治
AB值:
0.195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