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交互作用及机制
文献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可溶性组分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进而从矿物角度揭示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以水稻秸秆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不同炭化温度的生物炭(RS300、RS500和RS700),选用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3种土壤矿物,开展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随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碳浓度的升高,土壤矿物对其吸附量逐渐增加,3种土壤矿物的吸附量顺序总体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这与土壤矿物的自身结构直接相关.高岭石、蒙脱石对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结合机制以范德华力为主,其贡献比例分别为3.4%~87.0%和32.0%~82.0%;而伊利石与RS300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作用以Ca2+架桥为主(贡献比例为60.4%~70.6%),与RS500和RS700可溶性组分的结合以范德华力为主(贡献比例分别为18.7%~65.0%和53.0%~67.6%).经综合对比分析,RS500通过与蒙脱石的交互结合,最大程度上抑制了可溶性组分的溶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生物炭的固碳减排优势.
文献关键词:
生物炭;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吸附;固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晶晶;刘玉学;何莉莉;汪玉瑛;吕豪豪;陈立天;杨生茂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杭州 310021;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晶晶;刘玉学;何莉莉;汪玉瑛;吕豪豪;陈立天;杨生茂-.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交互作用及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07):1490-1500
A类:
RS300,RS500,RS700
B类:
土壤矿物,生物炭,可溶性组分,水稻秸秆,生物质原料,原料制备,炭化温度,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吸附量,结合机制,范德华力,贡献比,Ca2+,架桥,综合对比,固碳减排
AB值:
0.161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