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IPA患者142例,其中男62例,女80例,年龄38~67岁。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者均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扩大切除漏口周围硬脑膜,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切除残留或复发垂体腺瘤,应用多层材料修补脑脊液漏口;对于术后仍有术腔漏液者,内镜下再次清理术腔坏死组织并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本组14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者64例,非全切者78例,术后随访6~72个月,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者31例,发生率21.83%,发生时间为术后1~5年,平均2.4年。对延迟性脑脊液鼻漏者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鼻内镜,其中28例患者经1次、2例患者经2次、1例患者经3次内镜手术后修补成功。术后随访6~60个月,未再出现脑脊液鼻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复发、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为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为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最高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为本研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IPA术后并发延迟性脑脊液鼻漏与肿瘤切除程度、复发、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有关。对这类患者应于内镜下扩大切除漏口周围硬脑膜及坏死组织,对缺损部位进行多层材料修补,术后密切随访、及时补救。
文献关键词:
垂体腺瘤;侵袭性;脑脊液鼻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强;薛凯;马越;翟翔;刘钢;张金玲;于焕新;杭伟
作者机构:
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天津 300350;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天津 3003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强;薛凯;马越;翟翔;刘钢;张金玲;于焕新;杭伟-.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03):301-307
A类:
B类:
侵袭性垂体腺瘤,延迟性,相关因素分析,分析及处理,invasive,pituitary,adenoma,IPA,环湖,中男,手术前后,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口周,硬脑膜,残留或复发,复发垂体腺瘤,多层材料,补脑,脑脊液漏,漏液,清理术,相关危险因素,全切,术后随访,发生时间,复查,鼻内镜,内镜手术,手术后,未再,肿瘤切除,切除程度,术后放疗,术者,多因素分析,发为,肿瘤大小,术后并发,应于,补救
AB值:
0.2024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