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原位骨瓣联合不同鼻黏膜瓣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颅底重建中的应用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对比原位骨瓣(ISBF)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PNSF)与联合以游离中鼻甲黏膜瓣(FMTMF)为主的游离黏膜瓣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颅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ISBF联合PNSF(ISBF+PNSF组, n=86)或FMTMF为主的游离黏膜瓣(ISBF+FMTMF组, n=40)进行颅底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最大直径、病理学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鞍区增强MRI及鞍区薄层CT检查,观察术后ISBF及黏膜瓣的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的鼻腔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间、颅内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及腰大池置管引流率。 结果: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底重建。术后复查鞍区薄层CT显示ISBF均位置良好。126例患者术后3、6个月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ISBF和黏膜瓣均完全愈合。ISBF+PNSF组与ISBF+FMTMF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中位数分别为210 min和190 min)、术后卧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4 d和13 d)、颅内感染率[分别为8.1%(7/86)和5.0%(2/40)]、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11.6%(10/86)和7.5%(3/40)]、腰大池置管引流率[分别为26.7%(23/86)、22.5%(9/4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ISBF+PNSF组患者的SNOT-22评分高于ISBF+FMTM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评分分别为15分和13分, P=0.029)。 结论:两种颅底重建方式均能实现颅底解剖重建,ISBF联合FMTMF的鼻腔创伤更小,术后鼻腔生活质量更高,而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风险相似。
文献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脑脊液鼻漏;对比研究;颅底重建;原位骨瓣;鼻黏膜瓣
作者姓名:
余娇娇;王晓澍;刘莉莉;林定发;杨刚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0042
引用格式:
[1]余娇娇;王晓澍;刘莉莉;林定发;杨刚-.原位骨瓣联合不同鼻黏膜瓣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颅底重建中的应用对比)[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2):139-144
A类:
原位骨瓣,鼻黏膜瓣,ISBF,PNSF,游离中鼻甲黏膜瓣,FMTMF,ISBF+PNSF,ISBF+FMTMF
B类:
神经内镜,颅底重建,应用对比,带蒂鼻中隔黏膜瓣,重庆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体质量指数,大直径,病理学类型,门诊随访,鞍区,薄层,愈合情况,鼻腔鼻窦结局,SNOT,手术时长,卧床时间,颅内感染,感染率,脑脊液漏,腰大池置管引流,流率,影像学复查,全愈,中位数,解剖重建,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脑脊液鼻漏
AB值:
0.144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