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对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特征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咽喉嗓音外科就诊的具有LPRD症状的141例患者资料,男性118例,女性23例,年龄28~75(56.72±10.04)岁。被纳入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24 h-HEMII-pH)监测、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24 h-HEMII-pH监测结果中有一次咽喉部反流事件作为LPRD的诊断标准,24 h记录食管下段pH<4.0的时间大于4.0%或DeMeester评分>14.7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其中,LPRD和GERD均为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L&G组,LPRD阳性而GERD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L组,LPRD阴性而GERD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G组,LPRD和GERD均为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N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反流的临床特征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24 h-HEMII-pH结果,116例(82.3%)患者被诊断为LPRD,45例(31.9%)患者被诊断为GERD,其中IL组有82例(58.2%),L&G组有34例(24.1%),IG组有11例(7.8%),N组有14例(9.9%)。基于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共有106例患者结果为阳性,L&G组的总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94.1%)、晨起检测的阳性率(70.6%)均显著高于IL组(75.6%,26.8%)、IG组(63.6%,27.3%)和N组(35.7%,28.6%),
χ2值分别为19.01和20.81,
P值均<0.001。L&G组患者的RSI评分(14.0)显著高于IL组(7.0)、IG组(1.0)和N组(0),
H=52.26,
P<0.001。L&G组和IL组在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2,
P>0.05)。
结论:合并GERD使LPRD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更高。
文献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咽喉反流性疾病;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监测;酸反流;唾液胃蛋白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晓宇;李进让;张金红;王嘉森;刘志;张纯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海军临床学院,合肥 230032;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咽喉嗓音外科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晓宇;李进让;张金红;王嘉森;刘志;张纯-.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对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特征影响的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10):1178-1184
A类:
HEMII
B类:
胃食管反流病,咽喉反流性疾病,GERD,LPRD,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嗓音,下咽,管腔,多通道,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反流症状指数,RSI,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监测结果,咽喉部,诊断标准,管下,下段,DeMeester,IG,统计学分析,检测阳性率,酸反流
AB值:
0.177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