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减少门腔分流量对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减少门腔分流量对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脊髓病(H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IPS治疗后发生HM的患者资料。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对HM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临床表现,将其分为I~IV级;将HM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与限流组(B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SI及下肢FMA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分布采用 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χ2检验),若样本量不足40例,或有期望频数小于1,则采用Fisher确切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共纳入421例接受TIPS术的肝硬化患者,30例发生HM,A组22例,B组8例。TIPS术后HM的发病率约为7.13%。A组患者在治疗后,CSI逐渐上升,下肢FMA逐渐下降,B组则反之;两组患者CSI在治疗后6、12、18、24个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FMA在治疗后12、18、24个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中,HM I级患者在治疗后CSI下降,下肢FMA升高,与II~IV级患者相比,CSI及下肢FMA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 P=0.034),但两组患者在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等发生率,以及MELD评分及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减少门腔分流量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HM,单纯药物治疗对HM早期(I期)患者有效。
文献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门腔分流
作者姓名:
马富权;黄金;李伟之;李培杰;刘梦莹;师文;薛挥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富权;黄金;李伟之;李培杰;刘梦莹;师文;薛挥-.减少门腔分流量对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10):1063-1068
A类:
B类:
门腔分流,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性脊髓病,TIPS,HM,西安交通大学,临床痉挛指数,CSI,Fugl,Meyer,运动功能,功能评分,FMA,结合临床,IV,限流,正态分布,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样本量,或有,有期,频数,Fisher,反之,II,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水,MELD
AB值:
0.183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