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脏MR双时相三维全心成像在儿童冠状动脉评估中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MR双时相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全心成像(3D bSSFP)在儿童冠状动脉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心脏MR检查的先心病及川崎病患儿,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19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先心病患儿189例,川崎病患儿8例,冠状动脉异常17例。分析心脏MR 3D bSSFP在显示先心病或川崎病中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评估该序列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形态,卡方检验分析双时相冠状动脉显示的准确度及差异,配对
t检验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在收缩末期与舒张中晚期的差异。
结果:图像质量评分整体上收缩期较舒张期高,评分分别为(3.9±0.5)、(3.5±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2.49,
P<0.001)。该序列结合收缩期及舒张期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和川崎病中冠状动脉正常或异常的准确度为100%,但不同时相显示冠状动脉的清晰度不一致,左前降支、回旋支在收缩末期与舒张中晚期的清晰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整体上左右冠状动脉平均直径在收缩期较舒张期大,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分别为(3.1±1.3)、(2.8±1.3)mm,右冠状动脉主干分别为(2.5±0.9)、(2.3±0.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3、4.02,
P<0.001)。
结论:心脏MR 3D bSSFP可回顾性选择冠状动脉静息期以获得最佳图像,为儿童冠状动脉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以便更好地临床决策。
文献关键词: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儿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欧阳荣珍;王谦;孙爱敏;钟玉敏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上海 20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阳荣珍;王谦;孙爱敏;钟玉敏-.心脏MR双时相三维全心成像在儿童冠状动脉评估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10):1076-1082
A类:
bSSFP
B类:
MR,全心,冠状动脉评估,进动,上海交通大学,学医,医学中心,先心病,川崎病,照纳,排除标准,冠状动脉异常,图像质量,卡方检验,检验分析,右冠状动脉,中晚期,质量评分,上收,收缩期,舒张期,期评,先天性心脏病,不同时相,清晰度,左前降支,回旋支,显示率,平均直径,左冠状动脉主干,性选择,静息,获得最佳,影像学检查,检查方式,临床决策,磁共振成像
AB值:
0.25204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