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5例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NUT中线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的5例鼻腔鼻窦NUT中线癌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19岁。术前均接受CT和MR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瘤位置、CT密度、骨质改变、钙化、肿瘤大小、T
1WI及T
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随访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5例NUT中线癌均为T4期,发生于鼻腔、筛窦、蝶窦、上颌窦1例,鼻腔、上颌窦1例,鼻腔、筛窦3例。CT呈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2例;钙化3例;骨质侵蚀4例,骨质侵蚀伴骨质破坏1例。MRI横断面最大径4.2~4.9 cm,中位数4.5 cm。与邻近颞肌相比,T
1WI呈等信号5例,2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
2WI呈等信号3例,2例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中等强化2例。TIC Ⅲ型(速升流出型)3例,Ⅱ型(速升平台型)2例。DWI信号均不同程度增高,ADC值为0.63×10
-3~1.17×10
-3 mm
2/s,中位数0.84×10
-3 mm
2/s。病理Ki-67增殖指数为30%~80%,免疫组化均为NUT阳性、INI-1阳性。5例NUT中线癌1例行活检后化疗,其余4例均行手术加放疗,1例合并化疗。随访时间7~16个月,均带病存活。
结论:NUT中线癌是一种鼻腔鼻窦少见的基因相关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以鼻腔及筛窦多见,侵袭性生长,CT钙化多见,MRI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为其特点。
文献关键词:
鼻窦肿瘤;磁共振成像;NUT中线癌;表观扩散系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闫钟钰;张宗锐;李铮;郭健;王潇;王世军;王久阳;鲜军舫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闫钟钰;张宗锐;李铮;郭健;王潇;王世军;王久阳;鲜军舫-.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08):849-854
A类:
B类:
鼻腔鼻窦,NUT,影像学特征,中线,影像学表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免疫组化,肿瘤位置,钙化,肿瘤大小,T
,1WI,2W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信号强度,强度曲线,TIC,预后情况,T4,筛窦,蝶窦,上颌窦,骨质侵蚀,骨质破坏,横断面,中位数,颞肌,低信号,升平,平台型,10
,mm
,Ki,增殖指数,INI,活检,检后,加放,放疗,随访时间,带病,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侵袭性,鼻窦肿瘤,磁共振成像
AB值:
0.3284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