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危险度分级直肠间质瘤MRI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对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与临床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1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且有术前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全腹CT检查资料的直肠间质瘤患者17例,观察肿瘤的MRI表现,包括病灶部位、生长方式、信号、边界、最大径,并在ADC图上选择病灶实性成分较大的3个层面勾画感兴趣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8改良版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分为极低/低危、中/高危组.比较两组ADC值的差异,并对肿瘤的MRI特征与危险度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例肿瘤均为单发且未发现腹部远处转移,均位于低位直肠,15例位于直肠-肛管角上缘;15例位于直肠前壁,2例位于侧壁;信号均匀6例,T2WI均呈稍高、T1WI稍低信号;信号不均匀11例,T2WI呈稍高/高/低信号、T1WI呈等/稍高/低信号,其中囊变坏死6例,有出血信号3例,可见液平1例,伴钙化1例;5例局部与邻近结构分界欠清/可疑欠清,12例病灶边界清晰.病灶最大径约1.7~16.0 cm.极低/低危组与中/高危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1.95)×10?3 mm2/s比(0.94±1.59)×10?3 mm2/s;t=2.227,P<0.05].肿瘤最大径、信号是否均匀与危险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间质瘤的常规MRI表现及ADC值有助于诊断及危险度大致分级,ADC值越小,病灶危险度分级越高.
文献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病理学;外科;诊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宁;张佳;马喜娟;师毅冰;汪秀玲
作者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 徐州 221000;徐州市中心医院CT室,江苏 徐州 2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宁;张佳;马喜娟;师毅冰;汪秀玲-.不同危险度分级直肠间质瘤MRI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05):480-483,489
A类:
B类:
危险度分级,直肠间质瘤,表观扩散系数,对照研究,ADC,徐州市,中心医院,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查资料,病灶部位,上选,实性成分,勾画,感兴趣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改良版,单发,远处转移,低位直肠,肛管,上缘,前壁,侧壁,T2WI,T1WI,稍低,低信号,变坏,钙化,邻近结构,分界,可疑,mm2,肿瘤最大径,级差,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成像
AB值:
0.2884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