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胎儿MRI 30年:从规范走向精准
文献摘要:
出生缺陷可以造成自然流产和死产,是导致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及长期残疾的重大原因。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是党的十九大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应用于产前诊断30年来,能确认超声检查结果,又能提供比超声更多的信息。随着技术进步和影像工作者们始终不懈地创新研究,胎儿MRI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可为出生缺陷防控及优生优育提供信息,诊断结果可能影响胎儿的治疗、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医患沟通。为精准防控出生缺陷,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胎儿MRI临床应用创新性研究基础上,必须规范行业管理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强化胎儿MR检查及诊断的质量控制,加强受检孕妇的有效沟通及心理辅导。
文献关键词:
先天畸形;胎儿;产前诊断;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培训
作者姓名:
宁刚;邵剑波;李欣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武汉 430015;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1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宁刚;邵剑波;李欣-.胎儿MRI 30年:从规范走向精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05):471-475
A类:
始终不懈
B类:
胎儿,自然流产,死产,新生儿,残疾,大原,母婴安全,综合防治,妇幼健康,健康中国战略,产前诊断,超声检查,发展期,出生缺陷防控,优生优育,诊断结果,分娩方式,医患沟通,精准防控,应用创新,创新性研究,行业管理,技术培训,受检,孕妇,有效沟通,心理辅导,先天畸形,磁共振成像
AB值:
0.3353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