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在老年肌少症发病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肌少症是指随年龄增长出现的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于1989年由Rosenberg[1]首次提出,并在2016年被正式归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中(M62.84)[2].目前广泛采用的肌少症定义是由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2010年提出的,低肌力是肌少症的关键特征,肌肉数量和质量降低是其诊断依据[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肌少症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60~70岁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13%,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呈指数增长,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1%~50%[4].
文献关键词:
肌少症;肠道微生物群;炎性衰老
作者姓名:
陈哲;缪琴;金岚;鲁赛;何新平;陈伟
作者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南省长沙410004
引用格式:
[1]陈哲;缪琴;金岚;鲁赛;何新平;陈伟-.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在老年肌少症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2(01):66-69
A类:
B类:
肠道微生物群,老年肌少症,骨骼肌质量减少,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减退,Rosenberg,归入,国际疾病分类,ICD,M62,工作组,EWGSOP,肌力,关键特征,诊断依据,患病率,指数增长,炎性衰老
AB值:
0.353411
相似文献
中国老年人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蒋琪霞;解怡洁;白育瑄;封海霞;陈倩竹;陈德凤;高艳红;王学红;张燕双;潘晓红;潘迎春;赵静;于金美;索惠娟;洪艳燕;展颖颖;李冬梅;刘海燕;李霞;匡丹;彭青;王静;俞萍;陈锐;蔡蕴敏;黄玲;王祖晶;王光扬;郝景平;朱冬梅-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214062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325027 浙江省温州市,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临床学术部;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部;400016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37400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盟人民医院护理部;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南京鼓楼集团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治疗室;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21300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护理部;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门诊部;543099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门诊;223700 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护理部;241000 江苏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214062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200090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护理部;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2001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办公室;201508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创面诊疗中心;409900 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胃肠外科;661199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伤口造口治疗中心;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护理部;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护理部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