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CMIP6的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变化评估
文献摘要:
使用1961-2019年全国2 510个气象站点日值降水数据和2030-2100年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12个耦合模式的SSP2-4.5未来情景的降水模拟数据,基于核密度函数分别计算4个重现期(五年一遇、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和五十年一遇)历史和未来情景中3个年暴雨要素(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和年暴雨强度)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的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全国来看,在未来年暴雨日数和雨量呈增加趋势,而年暴雨强度在不同重现期下表现不一样.4个重现期下全国的年暴雨日数变化均值分别为0.36、0.57、0.73和0.92d;年暴雨量变化均值分别为22.30、36.24、46.92和60.12mm;年暴雨强度变化均值分别为2.43、0.27、-1.95和-4.86 mm/d.②从不同气候区来看,年暴雨量和雨日在青藏高原、东部干旱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呈增加趋势,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呈减少趋势.4个重现期下年暴雨强度在青藏高原均呈增加趋势,而其他地区以减少为主要趋势.③热点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南部是暴雨危险性增加最显著的区域;年暴雨日数和雨量减少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中部、华中和华南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年暴雨强度减少的区域集中在东部干旱区的中部、西南地区西部及华北地区北部和南部.
文献关键词:
CMIP6;暴雨危险性变化;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核密度函数;热点分析
作者姓名:
唐明秀;孙劭;朱秀芳;张世喆;徐昆;郭春华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875;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明秀;孙劭;朱秀芳;张世喆;徐昆;郭春华-.基于CMIP6的中国未来暴雨危险性变化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22(05):519-534
A类:
暴雨危险性变化
B类:
CMIP6,气象站点,降水数据,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SSP2,未来情景,降水模拟,模拟数据,核密度函数,重现期,二十年,五十年,暴雨日数,暴雨量,暴雨强度,来年,92d,12mm,强度变化,不同气候区,干旱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半干旱,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下年,主要趋势,热点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AB值:
0.2391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