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激颗粒与神经退行性变
文献摘要:
近期研究表明,应激时RNA代谢的变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中。RNA结合蛋白可以在应激时通过形成一种被称为应激颗粒的无膜细胞器来控制mRNA的利用。这些结构通过一种液-液相分离的过程形成。多种生化途径均可调节应激颗粒的形成。调节应激颗粒形成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F(eIF4F)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的α亚基通路,而调节应激颗粒分散和转移的通路由含缬酪肽蛋白和自噬介导。RNA结合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也参与应激颗粒的调节。有证据表明应激颗粒是短暂存在的结构,但与衰老相关的慢性应激会导致慢性持续性应激颗粒形成,这些应激颗粒可能充当了疾病相关蛋白质聚集的病灶。当应激颗粒持续存在时,细胞RNA代谢中的内在脆弱性可能导致RNA结合蛋白的病理性聚集。因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很可能源于细胞代谢中的内在脆弱性这一过程加速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并为疾病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媛媛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媛媛-.应激颗粒与神经退行性变)[J].中华医学杂志,2022(05):349
A类:
eIF4F,含缬酪肽蛋白
B类:
应激颗粒,神经退行性变,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生理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结合蛋白,无膜细胞器,相分离,可调节,粒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翻译起始因子,eIF2,亚基,颗粒分散,路由,自噬,翻译后修饰,暂存,衰老,老相,慢性应激,充当,当了,疾病相关,蛋白质聚集,持续存在,内在脆弱性,病理性,细胞代谢,病理过程,预提
AB值:
0.271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