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区糖尿病不同筛查方法效果及可操作性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社区糖尿病筛查方法的筛查效果和实用意义,为社区糖尿病筛查流程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抽取23 940名≥35岁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测定,通过比较早发现流程、风险评分法、空腹静脉血糖(FPG)等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以及筛查过程中需要进行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比例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筛查效果及可操作性.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17981名既往未确诊糖尿病者中,新诊断糖尿病前期者4 129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2.96%;新诊断出糖尿病者2 213例,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12.31%.早发现流程筛查未诊断糖尿病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AUROC分别为87.3%、60.2%、0.479、0.858 和 61.0%、58.9%、0.199、0.620,风险评分法分别为 96.7%、15.2%、0.119、0.680 和 93.3%、15.8%、0.091、0.602,FPG 法分别为 82.5%、87.5%、0.700、0.922 和 47.8%、86.0%、0.338、0.708.早发现流程 FPG 和OGTT 2h静脉血糖(2h PG)需检测人数比例为45.7%和42.6%,风险评分法均为86.3%,FPG法分别为100.0%和21.1%.结论 早发现流程可在获得较高糖代谢异常人群检出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静脉血糖检测人数,简化现场实施流程,可作为大规模社区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筛查的有效工具.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筛查方法;效果;可操作性;比较;社区
作者姓名:
黎衍云;王思源;杨沁平;严青华;吴菲;程旻娜;施燕
作者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和伤害防治所,20033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黎衍云;王思源;杨沁平;严青华;吴菲;程旻娜;施燕-.社区糖尿病不同筛查方法效果及可操作性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22(08):1035-1038
A类:
B类:
社区糖尿病,筛查方法,糖尿病筛查,筛查效果,实用意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样方法,老年社区,社区居民,民进,体格检查,检查和,早发现,风险评分,评分法,空腹静脉血,静脉血糖,FPG,约登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查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病者,新诊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糖尿病人,2h,高糖,糖代谢异常,常人,血糖检测,实施流程,社区人群
AB值:
0.270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