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嗜酸藻类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硫化矿物暴露于地表,与水、大气及微生物相互作用发生氧化性溶解而形成的,其pH通常在3.5以下,并含有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危害十分严重.因为嗜酸原核生物可通过氧化硫化矿物获得能量,从而加速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过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嗜酸微生物研究的焦点.但事实上,真核生物在酸性生态系统中往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光合藻类,它们在很多酸性环境都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酸性矿山废水的演化和修复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嗜酸藻类的常见种类和生态分布、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机制以及它们在污染治理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该领域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将来需要着力加强的5个研究方向.
文献关键词:
嗜酸藻类;酸性矿山废水;适应机制;生物修复;叶黄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洪毅;郝春博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洪毅;郝春博-.嗜酸藻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12):4684-4699
A类:
嗜酸藻类,光合藻类
B类:
酸性矿山废水,acid,mine,drainage,AMD,硫化矿,微生物相互作用,氧化性,金属离子,原核生物,氧化硫,真核生物,多酸,酸性环境,初级生产者,常见种类,生态分布,极端环境,生理机制,污染治理,适应机制,生物修复,叶黄素
AB值:
0.2870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