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转管继代对黑木耳菌种质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5个在4℃低温保藏的黑木耳审定品种A9、A10、A13、A19、A20为供试菌种,研究低温继代保藏中转管继代对黑木耳菌种质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退化菌种开展退化机制的研究.未转管继代低温保藏7年的菌种作为对照,每隔1年转管继代1次,连续转管继代2次后继续保藏5年、转管继代6次后保藏1年的菌种作为处理,共15个试验菌种,研究菌种的菌丝特征、胞外酶活性及出耳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转管继代6次的菌种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显著高于转管继代2次及对照菌种,其中,A10(6)的菌丝生长速度比A10(0)提高了 11.72%,菌丝生物量增加了 403.70%.经过转管继代后菌种的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性均较对照菌种酶活性有所提高,半纤维素酶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出耳试验也表明,转管继代6次的菌种比对照菌种生育期缩短、产量显著提高.说明转管继代能够保持黑木耳菌种活力,不同品种转管继代2次和对照菌种存在不同程度退化,筛选出2株退化严重的菌种A10(0)、A20(0),用于后续黑木耳菌种退化机制的研究.
文献关键词:
黑木耳;转管继代;菌丝特征;胞外酶;产量
作者姓名:
王毓婧;姚方杰;孙旭;陈涵涛;秦红宇;鲁丽鑫
作者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118
引用格式:
[1]王毓婧;姚方杰;孙旭;陈涵涛;秦红宇;鲁丽鑫-.转管继代对黑木耳菌种质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03):293-299
A类:
转管继代,菌丝特征,菌种活力
B类:
黑木耳,菌种质量,低温保藏,审定品种,A9,A10,A13,A19,A20,退化机制,每隔,后继,续保,试验菌,胞外酶活性,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速度比,漆酶,淀粉酶活性,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活性,活性变化,生育期,不同品种,菌种退化
AB值:
0.189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