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与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中长期生活质量比较:基于病例登记数据库的队列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B-Ⅰ)与Billroth-Ⅱ式(B-Ⅱ)消化道重建患者术后的中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胃癌外科病例登记数据库中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859例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胃镜和活检明确胃癌诊断;(2)按照日本胃癌学会胃癌治疗指南择期实施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3)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TNM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第8版标准;(4)术中联合脏器切除术只涉及胆囊或阑尾;(5)消化道重建方式为B-Ⅰ或B-Ⅱ;(6)临床病理资料完整;(7)截止随访区间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5日内存活。排除标准:(1)随访依从性不佳;(2)问卷评价信息不全;(3)带瘤存活者;(4)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5)合并精神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影响问卷调查客观性或患者认知受干扰的情况。由固定的研究者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开展电话随访,以欧洲肿瘤治疗与研究组织研发的标准化问卷(EORTC)QLQ-C30评分(症状领域、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和EORTC QLQ-STO22评分(包括吞咽困难、疼痛、反流、进食受限、焦虑5个症状;口干、味觉、躯体形象、脱发4个单项项目)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全组859例患者,女性271例,男性588例;中位年龄57.0(49.5,66.0)岁。按术后随访年限,将纳入病例分为术后随访1年组(202例)、术后随访2年组(236例)、术后随访3年组(148例)、术后随访4年组(129例)和术后随访5年组(144例);每组再根据患者消化道重建方式为B-Ⅰ重建组和B-Ⅱ重建组,除术后随访4年组中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的肿瘤T分期、术后随访5年组中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的患者年龄、肿瘤T分期和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外,其余术后随访各年份组中的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在人口学、体质指数(BMI)、肿瘤TNM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以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提示术后各年份组中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各年份组中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EORTC QLQ-C30和EORTC QLQ- STO22量表)及与营养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采用
M(
Q1,
Q3)表述,使用Wilcoxon铁和检验(paired=False)比较,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
结果:EORTC QLQ-C30量表显示,术后随访各年份组中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各项评分比较,除术后随访3年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W=748.0,
P<0.001)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EORTC STO22量表显示,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在术后随访2年组中的疼痛和进食评分以及在术后随访3年组中的进食、躯体和脱发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外,其余术后随访各年份组中的B-Ⅰ重建组与B-Ⅱ重建组其他各项症状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随访1年组中B-Ⅱ重建组的甘油三酯水平较B-Ⅰ重建组更高(
W=2 060.5,
P=0.038);且B-Ⅱ重建组高脂血症(高甘油三脂>1.85 mmol/L)患者占比(19/168, 11.3%)高于B-Ⅰ重建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0.047,
P=0.030)。术后随访5年组中的B-Ⅱ重建组白蛋白水平较B-Ⅰ重建组更低(
W=482.5,
P=0.036);且B-Ⅱ重建组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40 g/L)患者占比(19/125,15.2%)高于B-Ⅰ重建组(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41,
P=0.164)。其他与营养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在术后随访各年份组中B-Ⅰ重建与B-Ⅱ重建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B-Ⅰ式和B-Ⅱ式两种消化道重建方法对患者术后中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当。远端胃癌根治术在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时可根据个体情况、术者操作习惯和便捷性综合决定。
文献关键词:
胃肿瘤;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Billroth-Ⅱ式;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汤宽妮;陈小龙;张维汉;杨昆;刘凯;江雯;陈心足;胡建昆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胃癌研究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外科,成都 611731;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胃肠疝外科,宜宾 64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汤宽妮;陈小龙;张维汉;杨昆;刘凯;江雯;陈心足;胡建昆-.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与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中长期生活质量比较:基于病例登记数据库的队列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05):401-411
A类:
STO22
B类:
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消化道重建术,长期生活质量,质量比较,登记数据,较远,回顾性队列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外科病,纳入标准,经胃,胃镜,活检,癌学,胃癌治疗,治疗指南,择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病理,病理分期,TNM,联合会,中联,联合脏器切除,胆囊,阑尾,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病理资料,资料完整,截止,排除标准,随访依从性,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认知,电话随访,肿瘤治疗,EORTC,QLQ,C30,总体健康,吞咽困难,反流,进食,口干,味觉,躯体,术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全组,术后随访,患者年龄,各年,人口学,体质指数,肿瘤病,病理分级,远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可比性,质量评价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血红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非正态分布,连续型变量,Q1,Q3,Wilcoxon,paired,False,分类变量,Fisher,概率法,表显,角色功能,功能评分,脱发症,症状评分,高脂血症,甘油三脂,白蛋白水平,低蛋白血症,临床实验室,重建方法,生活质量的影响,术者,便捷性,胃肿瘤
AB值:
0.2588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