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因芯片技术在矽肺合并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背景]基因芯片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普通结核的诊治,其在矽肺合并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仍有待探索.[目的]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矽肺合并分枝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6月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诊治的197例疑诊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197例患者分别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痰涂片法)、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痰培养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基因芯片法3种方法进行分枝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其中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BALF涂片抗酸染色法(BALF涂片法)、BALF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BALF培养法)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各方法病原学检测阳性率的一致性.经BALF基因芯片法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加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结果]19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1±9.1)岁,平均矽尘接触时间为(21.1±9.4)年,男性192例、女性5例;矽肺壹期8例、矽肺贰期17例、矽肺叁期172例;痰涂片法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11.2%,痰培养法为24.4%,BALF基因芯片法为3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ICC为0.539(P<0.001).80例患者中,5种方法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3,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ALF培养法与痰涂片法、BALF涂片法,BALF基因芯片法与痰涂片法、BALF涂片法组间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5种方法ICC为0.586(P<0.001).71例BALF基因芯片法检测阳性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59例(17例检测出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基因,2例检测出二线抗结药喹诺酮的耐药基因),均接受规律抗结核治疗,其中45例病情好转,14例病情稳定;非结核分枝杆菌12例,5例接受抗非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其中4例病情好转,1例病情稳定),7例症状轻微,未接受抗非结核分枝杆菌治疗.[结论]与痰涂片法、痰培养法等传统方法相比,BALF基因芯片技术可提高矽肺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还能快速鉴别其是否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或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助于临床尽早调整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矽肺;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支气管肺泡灌洗;基因芯片法;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鸿波;许小婷;庄锡彬;康啊燕;吴为德;林艺坚;黄俊玲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泉州 36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鸿波;许小婷;庄锡彬;康啊燕;吴为德;林艺坚;黄俊玲-.基因芯片技术在矽肺合并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09):1021-1025
A类:
B类:
基因芯片技术,矽肺,基因芯片法,感染诊断,诊断及治疗,月经,泉州,痰涂片,涂片抗酸染色法,涂片法,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测,ICC,检测阳性率,菌种鉴定,耐药突变,突变基因检测,平均年龄,矽尘,接触时间,一致性检验,阳性病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抗结核药,耐药基因,二线,喹诺酮,接受规律,抗结核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抗非,未接,感染病,病原学诊断,诊断阳性率,快速鉴别,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调整治疗,肺结核,耐药性
AB值:
0.1649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