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需求间存在的冲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利用MOD13Q1-NDVI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增速为0.15%·10 a-1(P<0.01);空间上,植被覆盖格局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特征,植被NDVI极显著上升面积占46.82%,而极显著下降面积仅占3.27%;粤港澳大湾区植被NDVI的Hurst指数大于0的面积占85.65%,持续改善面积占72.18%;植被NDVI与人类活动的偏相关系数整体最高,其次是气温.实验证明,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整体呈上升趋势,植被NDVI呈改善的面积明显要高于呈退化的面积.未来趋势特征上,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同向特征显著,持续改善占主体,主要分布在肇庆、惠州、香港等地区.与气象因子相比,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就气象因子而言,气温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的主要因子,植被NDVI与气温主要以正相关关系为主.
文献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气象因子;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桔超;张韶华;尹晓雪;朱亚萍;段国辉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 650500;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昆明 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桔超;张韶华;尹晓雪;朱亚萍;段国辉-.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测绘科学,2022(03):75-84
A类:
B类:
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变化,湾区城市,环境需求,Google,Earth,Engine,MOD13Q1,NDVI,夜间灯光数据,气象数据,Mann,kendall,重标极差分析,偏相关性,区长,长时间序列,气象因子,人类活动,盖格,四周,Hurst,持续改善,偏相关系数,显要,未来趋势,趋势特征,肇庆,惠州,对植
AB值:
0.247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