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避开月经期,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和盆底肌力测定(PFMST)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壁间静脉内径、附件围静脉丛曲张面积、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和髂内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纳入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CMSS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MSS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FSFI的总分及各项评分(包括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满意度、性交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SFI的总分及各项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PFMST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FMST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壁间静脉内径和附件围静脉丛曲张面积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在降低子宫壁间静脉内径和附件围静脉丛曲张面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和髂内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在提高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和髂内静脉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盆底肌功能,改善患者盆腔静脉血流情况,疗效显著.
文献关键词:
盆腔瘀血综合征;电针;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女性性功能指数;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世科;何慧;高维滨
作者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广东深圳 51808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5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世科;何慧;高维滨-.电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7):1555-1561
A类:
盆腔瘀血综合征,PFMST,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B类:
电针治疗,临床观察,阴道,电脉冲,冲刺,盆底肌肉,疗程,避开,月经期,后视,视觉模拟量表,VAS,痛经症状,CMSS,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盆底肌力,宫壁,静脉内径,附件,曲张,静脉血流速度,研究过程,失访,入统,性欲,唤起,润滑,性高潮,性满意度,性交痛,疼痛症状,盆底肌功能,腔静脉,血流情况,疗效显著
AB值:
0.1813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