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阴吹案
文献摘要:
患者,女,34岁,因"顺产后自觉有气自阴门排出1月余,加重5 d"于2020年10月15日就诊.现病史:2 个月前顺产二胎,产后休养期间,因琐事争执后自觉阴门排气,如同矢气,劳则发作,休息减轻,羞于启齿,隐忍未诊.5 d前,因琐事又起争执,阴门排气加重,甚至转侧簌簌有声,旁人可闻.妇产科检查未见阴道撕裂,阴道与直肠之间未见破损.刻下症:神清,表情抑郁,善叹息,体型偏胖,疲劳乏力,阴门时有排气,乳房胀闷,胸胁胀满窜痛,腹胀不欲饮食,小腹坠胀,白带少,大便时干时稀、每天3~5次,便后阴门排气减少,难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缓.查体:腹部微膨隆、无瘢痕,小腹下垂,按之虚软、未见压痛及反跳痛,叩之如微鼓,阴门正常、未见撕裂,时有出气声,每天30~45次,转侧及急躁时明显,无特殊气味.西医诊断:阴道漏气?中医诊断:阴吹(肝郁脾虚、中气下陷证).治则:疏肝调神,肝脾同调,提升中气.患者考虑幼子需哺养拒服中药,接受针灸治疗.取穴:头面取百会、神庭、水沟;腹部取中脘、期门、天枢、气海、关元;四肢取合谷、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25 mm毫针,百会、神庭向前平刺,施平补平泻法;水沟向鼻中隔方向与皮肤呈 45°角斜刺,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度,此3穴进针深度6~9 mm.采用0.25 mm× 40 mm毫针,期门直刺10~15 mm,太冲、合谷直刺15~25 mm,得气后行提插泻法;余穴直刺15~20 mm,得气后行提插补法,以腧穴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文献关键词:
阴吹病;针灸;肝脾同调;提升中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凌基;王茎;奚然然;高兵;马强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合肥 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凌基;王茎;奚然然;高兵;马强-.阴吹案)[J].中国针灸,2022(04):442
A类:
提升中气,阴吹病
B类:
顺产,阴门,月余,现病史,月前,二胎,休养,琐事,争执,如同,休息,羞于启齿,隐忍,转侧,簌簌,有声,旁人,可闻,妇产科,阴道撕裂,刻下,表情,叹息,体型,偏胖,劳乏,乳房,胸胁,胀满,腹胀,小腹,白带,大便,淡红,脉弦,查体,瘢痕,下垂,压痛,反跳痛,出气,气声,急躁,时明,特殊气味,漏气,中医诊断,肝郁脾虚,中气下陷,治则,疏肝调神,肝脾同调,幼子,哺养,针灸治疗,取穴,头面,百会,神庭,水沟,中脘,期门,天枢,气海,关元,四肢,合谷,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冲,仰卧位,毫针,平补平泻法,鼻中隔,斜刺,眼球,湿润,进针,直刺,得气,后行,提插泻法,插补法,腧穴
AB值:
0.5210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