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方氏头皮针对失眠症患者压力知觉及睡眠结构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神门、百会、照海、三阴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头穴取伏象头、伏脏上焦、伏脏中焦、思维等,飞针直刺后行震颤手法.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参数[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相(REM)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相1、2、3和4期时间占TST的百分比,即REM%、N1%、N2%、N3%],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除睡眠质量外,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两组TST、SE%、REM%、N3%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两组SOL、WASO、N1%及观察组N2%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SE%、REM%及N3%高于对照组(P<0.05),N1%、N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87.1%(27/31,P<0.05).结论:在常规体针基础上,配合方氏头皮针能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并调节睡眠结构.
文献关键词:
失眠症;方氏头皮针;针刺;压力知觉;睡眠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潇颖;马隽晖;欧静禧;甘惠玄;周达君;杨忠华;杨春进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0;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潇颖;马隽晖;欧静禧;甘惠玄;周达君;杨忠华;杨春进-.方氏头皮针对失眠症患者压力知觉及睡眠结构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2(04):371-376
A类:
方氏头皮针,伏象
B类:
失眠症患者,压力知觉,睡眠结构,随机对照试验,结合体,体针,治疗失眠,常规针刺,神门,百会,照海,三阴交,上焦,中焦,飞针,直刺,后行,震颤,后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文版,CPSS,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时间,TST,潜伏期,SOL,WASO,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REM,N1,N2,N3,总有效率,改善失眠
AB值:
0.2629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