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刀"从骶论治"颈型颈椎病案
文献摘要:
患者,男,48岁,于2019年9月3日初诊.主诉:颈部疼痛、僵硬,难以平卧3 d.现病史:近月来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偶有酸痛,3 d前夜卧受寒,晨起后颈部胀痛、肌肉僵硬,脊柱呈强直过屈位,活动受限.刻下症:颈部疼痛、僵硬,轻微活动则剧痛难忍,无法平躺入睡,精神疲乏,情绪焦躁,纳可,眠差,舌暗、舌下络脉纡曲、苔薄白,脉弦涩.查体:颈椎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约为 5°,活动明显受限,颈部肌肉僵硬如板状,颈后至骶部竖脊肌肌张力明显增高,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等因颈部僵硬无法检测,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西医诊断:颈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寒瘀痹阻证).治则:散寒祛瘀通络.尝试针刺治疗,但颈部僵硬,难以进针,强行进针、留针恐出现断针,予中药封包、艾灸等治疗后未见明显效果,遂转换思路,基于"从骶论治"行针刀治疗.因患者不能平卧,嘱其取坐位,局部消毒麻醉,选用4号针刀,首先于骶正中嵴第1骶椎棘突顶点进针刀,在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 cm,然后紧贴骨面向骶正中嵴两侧提插切割;再在两侧髂后上棘进针刀,在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 cm;最后以骶正中嵴第1骶椎棘突顶点为圆心,在半径1 cm区域内用针刀点刺放血,见暗红色血液流出,不予按压,仅用纱布擦拭,出血约10 mL后,按压伤口1 min后再次消毒,予以包扎.术后患者即觉颈部疼痛、僵硬症状明显缓解,可左右旋转、侧弯及俯仰约15°.2019年9月8日二诊,患者诉治疗后可平躺安睡,颈部疼痛感明显缓解,俯仰、侧弯、旋转受限程度明显减轻,继续予前次治疗方案,此次放出约 5 mL暗红色血液.2019年9月12日三诊,诉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恢复正常.1个月后随访,诉症状未复发.
文献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针刀;点刺放血;从骶论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泽宇;唐志杰;刘天宇;江昌茵;张娟;曾伶伶;付磊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长沙41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泽宇;唐志杰;刘天宇;江昌茵;张娟;曾伶伶;付磊-.针刀"从骶论治"颈型颈椎病案)[J].中国针灸,2022(01):58
A类:
从骶论治
B类:
颈型颈椎病,病案,初诊,主诉,颈部疼痛,僵硬,平卧,现病史,近月来,伏案,酸痛,前夜,受寒,后颈部,胀痛,脊柱,强直,活动受限,刻下,剧痛,难忍,平躺,入睡,疲乏,焦躁,舌下络脉,薄白,脉弦,查体,侧弯,颈部肌肉,板状,竖脊肌,肌张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孔挤压,颈椎生理曲度,中医诊断,项痹,治则,祛瘀通络,试针,针刺治疗,进针,强行,留针,中药封包,艾灸,显效,行针,针刀治疗,坐位,先于,正中,骶椎,棘突,顶点,紧贴,提插,髂后上棘,圆心,点刺放血,暗红色,不予,按压,纱布,擦拭,伤口,包扎,术后患者,右旋,俯仰,安睡,疼痛感,前次,放出,症状消失
AB值:
0.4341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