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白蚁活动对中亚热带次生林和人工林的危害差异
文献摘要:
中亚热带地区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大量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被转换成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代表的人工林.白蚁是森林中最主要的社会性昆虫之一,其取食行为既对森林类型转换后林中的树木产生危害,也对林间枯枝落叶的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二者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亚热带典型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次生林、米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林分白蚁的活动特点及其范围.结果表明,米槠次生林与杉木、米槠人工林中均普遍存在白蚁取食现象,但白蚁对次生林的取食高度和面积均远低于人工林.白蚁对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米槠次生林树干韧皮部的取食面积仅分别为米槠人工林的1.65%和杉木人工林的0.59‰,取食高度的11.1%和1.2%.同时,白蚁对杉木韧皮部的取食显著大于米槠,对杉木的取食面积和高度分别是米槠的27.7倍和9.2倍.每隔0.5 m为一个统计区间,白蚁对杉木树干2 m以下韧皮部取食面积比例由低往高为4 ∶3∶2∶ 1,对米槠1 m以下高度部位的取食面积比为99 ∶ 1.此外,白蚁对次生林地表覆盖的凋落枝和凋落叶的平均取食面积分别为51.7%和46.1%,而人工林对应均值分别为17.5%和29.4%,均表现为次生林高于人工林.这些结果表明白蚁对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次生林危害小于杉木人工林,且在人工林中可见危害主要体现在白蚁对韧皮部的取食,在次生林主要体现在白蚁对凋落物残体的分解作用,这为区域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白蚁;杉木;次生林;人工林;生物多样性
作者姓名:
王定一;倪祥银;岳楷;张潇月;康自佳;朱玲;吴福忠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定一;倪祥银;岳楷;张潇月;康自佳;朱玲;吴福忠-.白蚁活动对中亚热带次生林和人工林的危害差异)[J].生物多样性,2022(03):36-44
A类:
B类:
白蚁,中亚热带,次生林,亚热带地区,中国南方,木材生产,生产基地,地带性,常绿阔叶林,转换成,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中,昆虫,取食行为,森林类型,类型转换,树木,林间,枯枝,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杉木人工林,林分,活动特点,树干,韧皮部,每隔,面积比,林地,地表覆盖,凋落枝,凋落叶,明白,凋落物,解作,森林经营管理
AB值:
0.2212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